厂房建造过程中、停工续建时或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层、插层、扩建,或较大范围的结构体系或使用功能改变等厂房改建时,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内容包括对原结构进行检测、对原结构体系和构造进行鉴定、按改建结构进行结构抗震验算,综合评估改建后的结构抗震性能和改建方案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改建方案优化措施和原结构抗震加固措施建议。厂房改建抗震鉴定一般须依据现行抗震设计标准。
1、检测项目
通过检测厂房的质量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厂房在规定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2、适用范围
未抗震设防或设防等级低于现行规定的厂房,尤其是保护建筑、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改建加层工程。
3、检测内容及过程
1)主要检测参数有:
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2)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3)检测过程:
1、收集厂房的地质勘察报告、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2、全面检查和记录厂房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调查分析厂房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4、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一般厂房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
抗震鉴定方法分为两级。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厂房抗震能力综合评价。
厂房满足级抗震鉴定的各项要求时,厂房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否则应由第二级抗震鉴定做出判断。
6、对现有厂房整体抗震能力做出评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厂房,按有关技术标准提出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建议和抗震减灾对策。
建筑结构火灾后检测鉴定
1、建筑结构火灾后检测初步鉴定主要工作内容
1)结构现状初步调查。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简单的工具确定火灾后结构损伤状况,检查损伤破坏特征,确定火灾影响范围,评定烧灼损伤等级。
2)查阅文件和证据资料。包括查阅火灾报告、原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资料、使用资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与实际结构状况核对,确认文件和证据资料的准确性。
3)进行初步检测与校核。包括:了解火灾起因和部位,燃烧(特别是轰、燃)的过程和时间,灭火的方法及手段,查找温度判定证据,初步推断温度分布,判断构件损伤及危险程度。
4)提出初步鉴定结论与建议。明确火灾后建筑结构是否需要全部或部分拆除,对危险区和危险构件,提出安全应急措施。
5)对需要进行详细鉴定的结构构建提出详细鉴定建议和方案。
2、建筑结构火灾后详细检测鉴定主要工作内容有
1)制定详细鉴定方案。包括:研究初步鉴定结果,详细查阅并研究相关文件资料,制定详细调查、检测、分析方案计划。
2)对火灾温度、作用时间和范围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查阅火灾扑救报告、火灾调查报告,通过火场残留物、结构表观特征判断火场温度和作用范围;调查确定火荷载、通风条件等,必要时进行火场温度分析计算;绘制火灾过程温度曲线及温度分布图。
3)对结构构件现状进行详细检测。包括:检测烧灼损伤程度、材料性能劣化程度、结构及构件变形、开裂等。
4)结构分析。包括:结构作用分析、抗力分析及其他性能分析。
5)提出鉴定结论与建议。包括:评定结构可靠性等级,提出鉴定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及建议。
3、建筑结构火灾主要检测的内容和方案
1)火灾作用及对构件的影响调查
2)常规测量: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倾斜测试;
测试手段:采用水准仪、经纬仪进行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的测试。通过不均匀沉降、倾斜的测试,分析厂房地基目前的安全状况。
3)为确定结构评级所进行的变形测量,包括钢梁、钢柱、檩条等;
4)钢材硬度(强度)测试;
测试手段:采用钢材硬度仪进行测试,必要时进行取样化学分析。
4、建筑结构火灾后鉴定报告
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的有关规定,并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火灾概况
2)火作用调查分析结果;
3)火灾影响检测分析结果;
4)结构构件烧灼损伤等级评定结果。

一、厂房纠偏
厂房纠偏常规的方法有压桩掏土纠偏法与顶升纠偏法两种。
压桩掏土纠偏法是系在建筑物沉降大的一侧用锚杆静压桩法先压桩,并立即将桩与基础锚固在一起,制止建筑物继续下沉,然后在沉降小的基础一侧进行掏土,减少基础底面下的承压面积,增大掏土一侧地基中的应力,使地基达到塑性变形,造成建筑物缓慢而均匀的下沉、回倾。
顶升纠偏主要针对钢结构厂房倾斜纠偏,对部分沉降较大的柱子进行顶升抬高,对倾斜度大柱子进行单侧顶起,再做基础处理,达到厂房回倾,柱子纠偏的目的。
二、建筑平移
建筑物的整体迁移是指在保持厂房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它包括纵横向移动,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早发端于20世纪的20年代,尤其在欧美国家应用较多,他们对于有继续使用价值或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都很珍爱,不惜重金运用整体平移技术将其转移到合适位置予以重新利用和保护。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但发展迅速。至目前为止,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30余栋,中国是136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地位。
根据其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横向平移,纵向平移,远距离平移,局部挪移,平移并旋转。
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发挥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矛盾在国内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不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
2、中国目前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建筑物被拆除,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平移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元币。
3、此外,该项技术在中国目前大规模城市改造中,还能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它对于解决城市建设中继承与发展的矛盾提拱了一条新思路。

五无工程房屋的检测鉴定、产权办理依据鉴定、既有房屋办理产权证需提供质量依据的鉴定、办理产权房屋检测鉴定
五无工程检测鉴定适用范围:无规划、无报建、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无质量安全监督的五无工程或违章建筑。
结构混凝土房屋现场检测方法
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法及取芯法,不同检测方法均有优劣,在对混凝土的破损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为几种混凝土现场检测方法的具体介绍。
1.回弹法:非破损法
以混凝土强度与某些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测试这些物理量,然后根据相关关系推算被测混凝土的标准强度换算值。
回弹法是目前国内应用为广泛的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其优点有:对结构没有损伤、仪器轻巧,使用方便、测试速度快、测试费用相对较低、可以基本反映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
回弹法检测原理为:
回弹法是利用混凝土表面硬度与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即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同时考虑混凝土表面碳化后硬度变化的影响,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

裂缝检测一般包括裂缝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及发展情况的检测。
裂缝位置的检测主要根据设计图纸,厂房沉降监测公司,利用钢板尺、数码相机等进行检查记录,并绘制裂缝分布图。
裂缝长度和宽度的检测主要利用裂缝测宽仪、塞尺、皮尺、刻度放大镜进行测量,每条裂缝应沿裂缝延伸方向量测不少于3个裂缝表面宽度数值,取其值作为该条裂缝表面宽度值。如果砌体结构构件表面有粉刷层,应将粉刷层凿去再做检测,并做好记录。
裂缝深度的检测按规范要求用超声波仪测量超声波发送和响应时间,经过计算得到裂缝深度值。
块体和砂浆的粉化、腐蚀检测
砌体材料块体和砂浆的粉化、腐蚀情况应先用目测进行普查,粉化、腐蚀严重的地方,应逐一测定构件的粉化,深度和范围,并用数码相机记录粉化、腐蚀的位置。
-/gbacefa/-
http://www.jjgcjd.com